合唱真情曲 共澆幸福花
在曲松縣羅布沙鎮(zhèn)貢堆村,有這么一個藏漢“合璧”的民族團結家庭,丈夫叫趙小平,來自甘肅省天祝縣,妻子叫白瑪曲珍,貢堆村本地人。
和千千萬萬小家庭一樣,這個藏漢組合家庭的生活再普通不過。但十幾年來,夫妻倆互尊互敬、共同經營幸福的那份堅持,卻為大家津津樂道。
趙小平是個不善言語卻實在本分的甘肅漢子,村里人都親切地稱他為“老趙”。2006年,經人介紹,走南闖北的趙小平來到曲松縣,在貢堆村附近的礦山上開裝載機。就在那一年,他認識了同在工地打工的白瑪曲珍。
談起往事,白瑪曲珍回憶說:“在工地上,他看到我一個藏族女孩干那么重的體力活,就總是幫助我、照顧我,有時我也幫他洗洗衣服什么的?!?/p>
“一來二去,我們的感情就建立起來了,再也離不開了?!壁w小平笑道。
就這樣,兩個年輕人的心越貼越近。2008年2月,白瑪曲珍和趙小平登記結婚,民族團結家庭的故事由此開啟。
“剛結婚時,老趙和我父母相互聽不懂對方說的話,我就擔任起了‘翻譯’?!卑赚斍湔f,“現(xiàn)在,他們日常溝通沒啥問題了,都不需要我這個‘翻譯’了。”
除了語言之外,日常飲食上的差異,也曾是這個家庭面臨的問題。
趙小平說:“剛結婚時,難免會有點不習慣。比如,她早飯吃糌粑、藏面,而我習慣吃稀飯、饅頭,但我們既然走到了一起,彼此就應該相互適應。為了她,我試著早上吃糌粑、藏面,而她和家里人也嘗試著吃稀飯、饅頭,現(xiàn)在我們都已經習慣了彼此的生活方式。”
“尊重、理解、多元和溝通是家庭和睦的基礎。就像家里每天的食譜上既有酥油茶、糌粑,又有米飯、饅頭一樣。”趙小平很快就找到了彼此相處的“秘訣”。
現(xiàn)在,白瑪曲珍家中的廚房成了最熱鬧的地方。藏式飯菜、西北風味,變著花樣來,三餐四季,一家人圍坐一桌,其樂融融。
白瑪曲珍和趙小平已育有兩子,一家六口生活在一起。十幾年下來,岳父母已將趙小平看得比在外工作的兩個親兒子還親。
白瑪曲珍的兩個哥哥都組建了自己的家庭,但他們碰到買小汽車、房子裝修這些大事,都會打電話詢問他們這個妹夫的意見,然后一起商量。
前些年,在妹夫的建議和幫助下,兩個哥哥也都各自買了裝載機和運輸車,帶著周邊群眾做一些小型工程項目,日子都過得不錯。趙小平這個妹夫,已經成了給一大家子出謀劃策的“軍師”。
2010年,白瑪曲珍帶著兒子去了一趟甘肅。兒媳和孫子首次來家里,趙小平的父母喜出望外。
得知兒媳喜歡吃米飯,老兩口就天天變著花樣做米飯炒菜,面食也不吃了,幾十年的習慣說變就變。
不想在婆家閑著,白瑪曲珍就去建筑工地上務工??吹絻合眿D如此勤快,趙小平的父母樂開了花。在甘肅待的幾個月時間里,白瑪曲珍以實際行動得到了公婆的認可。
現(xiàn)在,白瑪曲珍在拉薩的一家服裝店上班,趙小平在外跑“滴滴”,一家人收入穩(wěn)定、生活融洽。
“事實證明,嫁給趙小平是我這輩子最幸福的選擇。他勤勞、本分、有責任心,對我體貼,對父母關心,對孩子也用心?!彪m然漢語講得依然不是很流利,但白瑪曲珍卻洋溢著滿臉的幸福。
常有人問:“老趙,你是漢族,你老婆是藏族,那你兒子是什么族?”這時他都會意味深長且自豪地說:“我兒子是‘民族大團結族’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山南市桑日縣開展文化科技衛(wèi)生“三下鄉(xiāng)”活動
近日,山南市文聯(lián)、桑日縣委宣傳部聯(lián)合文化科技衛(wèi)生“三下鄉(xiāng)”相關成員單位,赴桑日鎮(zhèn)奴卡社區(qū),共同開展了“我們的中國夢——文藝進萬家”系列活動。 [詳細] -
難忘的巡邊行
2022年11月16日早上10點,我和解放軍第六醫(yī)學中心的專家,還有中部戰(zhàn)區(qū)3位專家一起前往墨脫縣人民醫(yī)院。進入醫(yī)院大門,映入眼簾的是身穿迷彩軍裝的解放軍戰(zhàn)士,英姿颯爽,意氣風發(fā),像墨脫隨處可見的茁壯挺拔的樹木,高大、精氣...[詳細] -
拉薩市達孜區(qū)邦堆鄉(xiāng)克日村見聞——人勤春早家園美
“雙節(jié)”已過,尋著新春的氣息,記者來到達孜區(qū)邦堆鄉(xiāng)克日村,對克日村村容村貌和百姓生活進行實地了解。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