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李彬同志最后的背影。 常福軍 攝
百歲藏族老阿媽的國旗情。 劉有飛 攝
▲劉國寶 書
▲孫向軍 書
▲姚俊卿 書
▲榮鐵 書
▲楊雙舉 書
▲谷憲玲 畫
▲王福強 書
▲宋江安 畫
雙擁模范齊聚拉薩。 趙艷志 攝
那曲抗雪救災。 格桑單增 攝
楊子彥
日前,自治區(qū)群藝館內人頭攢動,顯得格外熱鬧。原來,由區(qū)黨委宣傳部作為指導單位,由區(qū)雙擁辦、區(qū)民政廳、區(qū)文化廳、西藏軍區(qū)政治工作部、區(qū)文聯(lián)等單位主辦,由西藏拉姆拉措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具體承辦的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愛我西藏”雙擁書畫、攝影展覽在這里舉行。
可能是因為連日陰雨的緣故,展廳內竟有些許寒意??啥溉唤档偷臏囟炔]有影響人們參觀的熱情。人群中,有年過古稀的老人,也有天真爛漫的孩童,大家聚精會神、井然有序,列隊依次參觀此次展出的90幅書畫、攝影作品。
來自那曲的江村,今年已70歲高齡。在女兒的攙扶下,他駐足在一幅叫《那曲救災》的作品前,若有所思。他說:“每當我們需要幫助時,‘金珠瑪米’總會在第一時間出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他們是我們的恩人,更是我們的親人!”
一切來自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服務人民——人民軍隊在黨的領導下,從勝利走向勝利。
不遠處,仿佛還回蕩著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只要始終站在人民立場上,贏得最廣大人民衷心擁護,就能構筑起眾志成城的銅墻鐵壁。”字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深入人心。
60多年前,從人民解放軍挺進西藏的第一天起,他們就以實際行動為加強民族團結、軍政軍民團結樹立了光輝榜樣。
60多年來的崢嶸歲月,60多年來的血脈相連,60多年來的魚水情深。60多年來,團結進步的旗幟在高原處處飄揚, 軍愛民、民擁軍,軍民團結如一家,民族團結、軍政軍民團結始終是推動西藏發(fā)展進步的偉大力量。
高原軍人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不斷賦予擁政愛民新的內容。從助種助收到捐資助學,從打理家務到免費治病,從勞務幫助到智力支持,從收養(yǎng)孤兒到贍養(yǎng)孤寡老人,從捐錢捐物到提供科技援助,從主動搶險救災到幫助重建家園,從解決一時困難到謀劃長遠發(fā)展……120多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大地上,處處傳唱著駐藏人民解放軍、武警和公安現(xiàn)役部隊官兵用實際行動為各族人民群眾謀幸福的動人詩篇。
人民群眾永遠是軍隊最堅強的靠山。60多年來,西藏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始終堅持把高原軍人視為子弟、視為親人,支持部隊建設,關心官兵生活,戰(zhàn)爭年代的光榮傳統(tǒng)在新時期發(fā)揚光大。一碗碗醇香的青稞酒、一條條潔白的哈達、一首首悠揚的牧歌,充分表達了西藏各族人民對人民子弟兵的真誠擁戴。
說不盡的雙擁故事,道不完的軍民魚水深情。這或感人、或動情的一幕幕,離不開每一張作品背后默默的記錄者們。在他們書畫、攝影作品后,凝聚著來自全國各地眾多的美術家、書法家、攝影家及藝術愛好者的智慧和艱辛以及傾注的心血、汗水,其中不乏涌現(xiàn)出劉國寶、谷憲玲(女),羅艷龍、楊旭霞(女),李益兵、申淑敏(女)“三對伉儷書畫家”;姚俊卿(84歲)、姚鐵力,李鵬飛、李逸洋(女,10歲)“兩對父子(女)書法家”齊上陣、文化擁軍送西藏的動人佳話,還有車夫、格桑單增、章友華三位英年早逝的攝影家、書畫家生前傾心提供或遺留書畫、攝影作品的感人事跡……
復轉軍人、西藏自治區(qū)殘疾人聯(lián)合會信息中心副主任李玉龍就是其中之一。他帶來的作品《抗洪勇士伍明成生命的最后瞬間》,展示了2000年8月武警白朗縣中隊副指導員伍明成,在參加營救被年楚河洪水圍困的人民群眾時,不幸犧牲的感人畫面。
“由于當年抗洪連續(xù)半個月浸泡在寒冷的冰水里,我落下了嚴重的關節(jié)炎和其他疾病,后被武警部隊評為因公五級傷殘。與伍明成烈士比起來我做的還是微不足道,我只是千千萬萬駐藏部隊傷殘軍人的一個縮影,讓更多人看見我們官兵在救災一線的真實情況,讓群眾有更直觀的感受,讓地方群眾和軍人為軍民團結、軍民共建作出一份貢獻,讓我們的軍民情誼更加深厚?!崩钣颀堈f罷,眼眶早已濕潤。
“軍民團結如一家,試看天下誰能敵?!痹谛碌臍v史條件下,在黨的堅強領導下,駐藏人民解放軍、武警和公安現(xiàn)役部隊官兵必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軍地合力、軍民同心,與全區(qū)各族人民一道,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為鞏固祖國西南邊防、推動西藏長足發(fā)展和長治久安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