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wǎng)評論員:“取消公攤是把老百姓當傻子忽悠”,老百姓真的傻嗎
光明網(wǎng)評論員:8月31日上午,原國家房改課題組組長、原中房集團董事長孟曉蘇在一段視頻中解讀取消公攤面積的內(nèi)容沖上多個平臺熱搜。他在視頻中用一則“樓市笑話”暗諷取消公攤的爭議,并稱“取消公攤是把老百姓當傻子忽悠”,認為如果房企取消了30%的公攤面積,那么房屋單價勢必會上浮42.85%,并不會讓購房者得利。
這段視頻發(fā)出后,引發(fā)了相當大的爭議。隨后這位專家表示:“一些自媒體把我?guī)啄昵罢劇∠珨偂呐f視頻找出來,截取一句調(diào)侃的話斷章取義,而我講加大保障房建設的話卻不轉(zhuǎn)發(fā),目的就是‘蹭熱度、賺流量’?!?/p>
其實這位專家不妨仔細想想,自媒體把“取消公攤是把老百姓當傻子忽悠”的話題挑出來,卻“不轉(zhuǎn)發(fā)加大保障房建設的話”是有原因的。就好像一個人本來在談A,突然又談到了B,這叫顧左右而言他,人們當然沒有興趣。
不妨把話題聚焦一下,就說公攤,不要回避。這位專家說“取消公攤是把老百姓當傻子忽悠”,并且舉例“切開榴蓮只賣果肉,有的還給去掉里面的核,價格就比帶殼賣的高出不少”。
這是一個典型的類比錯誤,買房畢竟不同于買榴蓮。榴蓮去掉果肉,之所以價格更高,是因為有人工費、包裝費;但取消公攤,只是計算口徑的變化,難道統(tǒng)計使用面積,還需要一番什么了不得的大動干戈?
而且這位專家也可以再想想,既然榴蓮整個買更便宜,那為什么市場上還有加工好的榴蓮?說白了,也不過是想圖個心理明白,人們最起碼知道自己花錢買了多少果肉,這比包裹在厚厚一層果殼里的“原始榴蓮”要清楚多了。
有意思的是,既然榴蓮都可以只賣果肉,為什么房子不能只賣使用面積?或者就像榴蓮一樣,把不同的產(chǎn)品擺在市面上,有的按建筑面積賣,有的按使用面積賣,讓老百姓自己去挑,這樣不行嗎?
所謂“取消公攤是把老百姓當傻子忽悠”,可是老百姓真的傻嗎?那種簡單的數(shù)學題,什么取消公攤后、單位價格會上漲這種事,老百姓真的不知道嗎?國內(nèi)的購房消費者,早都在市場上身經(jīng)百戰(zhàn)了,價格上漲了,買小一點的、買遠一點的或是等等降價,人們有的是選擇余地,也會根據(jù)理性來購房,房地產(chǎn)價格也會波動。一個公攤沒有多么神奇,沒必要總拿“漲價”來恐嚇消費者。
希望取消公攤,這是一個非常正常的心理。買一包零食還要看看配料表呢,怎么買一套房反倒成了一筆糊涂賬呢?何況公攤不清楚,在物權和使用權上都有非常多的瑕疵。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消費者購買了公攤,那公攤面積上的收入——比如電梯廣告,為什么卻被物業(yè)拿走了?公攤只要存在,類似難以解釋的邏輯矛盾也會一直存在,甚至愈演愈烈。
“取消公攤是把老百姓當傻子忽悠”這種話實在經(jīng)不起推敲。施行公攤的國家和地區(qū)并不多,其他地方的老百姓都被忽悠傻了?恐怕未必。對于公攤,少作居高臨下的情緒化判斷,多聽聽民眾的聲音和訴求,尋找可行且聚焦問題本身的解決方案,才是正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