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醒”魚龍 國家海洋博物館首次公開修復化石全過程
人民網(wǎng)天津4月19日電 近日,在國家海洋博物館“龍的時代”展廳,掛在墻上長達11米的關嶺魚龍化石,經(jīng)過3個多月的修復終于與游客見面了。
此次化石的修復,觀眾不用隔著玻璃,也不用隔著屋子,可以與修復師面對面、清晰直觀地看到全程。據(jù)悉,這是目前國內已展示的最大、完整度最高的古魚龍化石之一。博物館現(xiàn)場對游客公開修復過程在天津是首次,在國內也屬少見。
據(jù)了解,此次修復的這具魚龍化石是2019年國家海洋博物館征集收藏的一個重要標本。該化石發(fā)現(xiàn)于貴州關嶺地區(qū),標本體型巨大,長度達11米左右?;谛迯颓?,大部分骨骼都被圍巖覆蓋。在石灰?guī)r中修復脊椎動物化石是世界古生物學界公認的技術性難題。修復現(xiàn)場,來自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四位修復師打開頭燈、戴上耳罩、拿起氣動雕刻筆,筆尖飛速轉動,發(fā)出“滋滋”聲……一塊灰色的石灰?guī)r里,魚龍化石的骨骼逐漸顯露出來。
“化石的修復保護是博物館的職責之一,只有修復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工作,包括古環(huán)境的反推演等;只有修復之后,觀眾才能看得更清楚、更立體,才能感受到這個動物原本是什么樣子;只有修復以后,才能加強對它的保護,這是一個并行的過程?!眹液Q蟛┪镳^自然生態(tài)研究中心工作人員張程瑜表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