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交流,同學們常常會掏出手機添加微信好友。團里不少同學的通訊錄都在人數(shù)上有了大幅度增長。大家相約一定要爭取早一點再見,一家人就要常來常往。
【解說】應馬英九基金會邀請,37位大陸五所高校師生于7月15日至23日在臺灣開啟參訪之旅。這是三年多來大陸高校首次組團赴臺交流。7月24日,回到北京的師生分享了所見所想,在學生們眼中,九天時間里,師生團所到之處,總能感受到臺灣同胞在細微之處給予的溫暖感動。
【同期】京大學2021級碩士研究生 丁寧
接受采訪時,我順嘴提到說喜歡吃鳳梨酥和麻薯,于是我們?nèi)珗F的行李當中便多了很多各式各樣包裝的小甜品。一家飯店的老板得知要接待我們,特別從上海運來了薺菜,親手包制搟制了餃子皮,為我們端上一盤盤地道的水餃。夜市里老人家聽說我們來自于大陸,激動地和我們合影留念。
【同期】北京大學學生 陳詩婳
(聽說)一群大陸學生到一個餐館里,那個老板一看是大陸同學趕緊說“加兩個菜免費”。當時我覺得可能是一個偶然的故事,但是沒有想到,這樣類似的場景在我們身上在這一次旅途中一次又一次重現(xiàn)。比如說大稻埕的奶茶、夜市里的烤玉米。它可能簡單的就是一餐一飯,但是這背后傳遞出的是幾十年來,一代又一代的兩岸同胞之間同根同源,同文同種的這種深厚的情感和聯(lián)結(jié)。
【解說】此次,兩岸青年不僅共同“打卡”眾多地標景點,也有機會同奏民樂,切磋球技。在感受共同民族記憶的同時,也通過文體橋梁增進情感聯(lián)結(jié)。
【同期】北京大學2021級碩士研究生 丁寧
因為很多同學都會講到,可能我小的時候有打過乒乓球,或者我的家人非常喜歡乒乓球,所以今天我一定想要和你拍一張照片回去給我的父母看。其實這樣一些聯(lián)系雖然是很細節(jié)的,但是其實這是我們雙方特別好的一些開始。
【同期】北京大學學生 陳凱迪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應該就是我和兩位同學即興合奏《滄海一聲笑》的片段。我們雖然那天早上剛剛認識,但是這種默契其實也很快讓在場的我們建立一種心靈情感上的共情和共融。
【解說】交流中,兩岸青年發(fā)現(xiàn)了不少共同話題,對彼此有了更全面立體的認識,同時也有很多“老友重逢”的驚喜,不少學生再次見到了曾在三月隨馬英九先生到訪大陸的臺灣學生。
【同期】武漢大學學生 張雨萌
他當時也來武漢大學進行交流,我告訴他我是當時有回答問題的那位同學。他跟我說“是嗎那我就是當時提問你的那一位?!蔽艺娴挠X得特別開心,有一種重逢故友的感覺。除了比較平常的天氣交通風土人情這些,我們最常聊到的一個話題其實是我們的籍貫。我們聊著聊著天,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那些臺灣同學會向我們講述到,他們的祖輩會告訴他們,他們的根是在大陸的某一個地方,我們的根其實都是在同一處的。
【同期】湖南大學學生 李懿綺
比如說《甄嬛傳》,我們發(fā)現(xiàn)大家都是“甄學家”,都可以進行非常火熱的交流。也讓我感覺確實兩岸青年是有很多共同話題,在很多事情的看法上是能達成很多共鳴的。
【解說】參訪中,不少大陸學生給臺灣的媒體和大眾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學生們也希望以實際行動,繼續(xù)回應兩岸的共同期待。
【同期】北京大學學生 陳詩婳
確實是這一次我們到臺灣受到了臺媒以及大陸媒體特別多的關(guān)注,回到酒店看新聞甚至都是能刷到自己。其中我覺得有一個片段,就是“大陸學生八十五秒論捷安特自行車展覽館與臺積創(chuàng)新館的不同”,在吃飯的時候有一些老師朋友會說你就是那個“八十五秒論不同”的女孩。我覺得通過這個也能夠反映出臺灣媒體臺灣同胞對于我們的關(guān)注,對于青年人的重視,對我們的好奇。我們青年的同學也可以把自己更多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分享出去,讓更多的“八十五秒”出現(xiàn)在兩岸的頭版頭條。
【解說】九天八夜的臺灣之旅,很多同學都意猶未盡,而交流也不會就此畫下句點。兩岸青年相約下次相見,也要將“雙向奔赴”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
【同期】復旦大學學生 虎雪
就像我們隊里的一位小伙伴說,來臺灣做客人的感覺很好,但是做家人的感覺更好。
【同期】北京大學學生 陳凱迪
我們在歡送晚宴上,我們最后大合唱的一首歌是張震岳的《再見》。就是我會牢牢記住他們的臉,我會珍惜他們給我的思念,這九天八夜的行程,在我的心中永遠都不會抹去,期待和大家的再次相見。
版權(quán)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quán)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ān)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