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學生學會自主“選擇”
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生涯教育成為很多省份高中的“必選項”。但生涯教育到底怎么做、誰來做,如何讓學生在高考前能明晰“我擅長什么、我喜歡什么、我將來想要做什么”,仍是一個擺在不少中學校長面前的難題。
上海是全國最早啟動“成建制”生涯教育探索的省份。早在2012年,上海市就發(fā)布了《上海市學生職業(yè)(生涯)發(fā)展教育“十二五”行動計劃》。2018年,上海又發(fā)布了《關于加強中小學生涯教育的指導意見》,要求確保全體高中學校100%開設生涯課程和生涯規(guī)劃指導服務,引導學生學會選擇、自主發(fā)展。
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以下簡稱“上外附中”)對生涯教育的探索更早一些,從2009年開始,這所七年一貫制中學就開始在6年級學生中推廣生涯教育,一直持續(xù)到學生12年級畢業(yè)。每一屆初三學生,都有兩周的“放假”時間:他們不用上學,而是組隊到社會上進行各類課題調研,走進各行各業(yè)。
生涯教育的“痛點”在哪里
“81.5%的高中學生、77.7%的高校學生自主選擇考試科目,學生自主性明顯增強”,這一數據來自北京師范大學研究團隊公布的調研報告。該報告2019年對試點省份71843名高中教師、學生、家長、高校教師、高校學生進行了調研,結果發(fā)現(xiàn),高考自主選擇性增強了,但不代表學生“會選擇”。
研究團隊2020年對試點省份2017級、2018級、2019級高考學生進行了31萬多份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部分高校教師認為學?;蛘邔I(yè)存在生源質量下降的情況,學生不及格率增加;高中提供志愿填報輔導、畢業(yè)有明確規(guī)劃的學生學習適應性明顯更高。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副教授王新鳳的研究,指出了當前我國生涯教育的“痛點”。比如,生涯教育被一些學校狹隘地理解為“升學指導”,一些教師對學生科目選擇、志愿填報的指導,基本上是本著“分數至上”的理念,缺乏從國家需求、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等方面的長遠眼光。不少學校更關注的是“小生涯”,而非“大生涯”。
我國生涯教育更多面向高中學生選科問題,而對初中、小學及學前階段的生涯教育缺乏關注?!暗珡膰庵饕獓业膶嵺`來看,都比較重視生涯教育的啟蒙?!蓖跣馒P舉例,美國提倡生涯教育要從6歲開始,小學、初中、高中以及18歲之后有不同的職業(yè)生涯教育分工;日本提出學校教育要和職業(yè)生活相銜接,要從小學開始就引入生涯教育。
此外,部分從事生涯教育的老師也不夠專業(yè),大多數學校里由德育老師、心理老師兼職生涯教育老師。王新鳳說,有老師反映“不太敢做,我們半專業(yè)的老師對這事沒有理解很到位”。而這也讓一些培訓機構嗅到了商機,有家長向王新鳳所在的調研團隊反映,培訓機構“有專門的教授負責包裝”“5萬、10萬元都有”。
讓學生有更多自主選擇的機會
擁有60年辦學歷史的上外附中正在中學教育領域嘗試破解這些痛點問題。該校從6年級開始對新生進行生涯教育,每個年級都對應了不同的生涯教育目標,中學生的每一個重要階段,都有自主選擇的機會。
6年級新生一進校,就由高年級學長學姐帶領他們熟悉校園環(huán)境、了解校園精神文化、幫助他們適應校園生活。他們從“生涯游戲”體驗開始,每個班級根據主題自己設計游戲方案,由學生擔任導演、互動主持人,在主題場景中進行講解、對校園內外的人物進行角色扮演。
7年級學生就要開始進行“生涯行走實踐”,學校搭建平臺、整合資源,鼓勵學生到街道、社區(qū)、場館、企業(yè),初步體驗一個企業(yè)、了解一門職業(yè)、感受一種職業(yè)文化;8年級學生要“記錄成長”,結合項目化學習,進行特定行業(yè)的學習考察;到了9年級,學生會在4-5月間獲得兩周的“假期”,進行社會課題研究。
這種課題調研,由該校課程發(fā)展中心組織專家先對初三學生做學術指導、寫作、研究方法的培訓,之后學生各自組隊走出校園做社會調查課題。今年9月,該校4名高一學生組隊完成的課題《基于區(qū)塊鏈技術的臨期產品銷售平臺》,還拿到了SAGE全球中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創(chuàng)新大賽“體面工作與經濟增長”領域的金獎。
“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他們懂得聚焦社會議題,并尋找解決方案,這個過程其實在推動學生明晰自己的興趣領域?!鄙贤飧街袑W生發(fā)展中心主任陸敏介紹,生涯教育配置在學生發(fā)展中心這一專門機構之下,該中心下設心理健康、學生自主發(fā)展和升學指導辦公室等。
這所學校崇尚的是“大生涯教育”理念?!吧慕逃粌H僅是幫助學生高考填報志愿?!标懨粽f,歸根到底,這是一個學生自我探索、理解社會、規(guī)劃未來的全過程,“學生要體會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僅高中3年還不夠,需要盡早開始,附中七年一貫制的學制和特色課程,能為這樣全面的探索提供優(yōu)勢。”
從“我能考什么學?!钡健拔覍硪鍪裁础?/strong>
生涯教育帶給青少年學生的改變,是讓孩子受益一生的。
10月28日,中國貿促會原副會長、國際展覽局原中國首席代表、上外附中75屆校友王錦珍回到母校,給學生帶來了一堂生涯教育的講座《親歷世博,見證中國發(fā)展》。他通過各個城市舉辦世博會的故事,給學生們分析了國際國內形勢,講述了國與國之間、城市與城市之間如何“做買賣”,以及中國外交人才需求現(xiàn)狀等。
在之后的兩個月,這樣的講座在該校就有4場。“一兩次講座可能改變不了什么,但14年的名家講壇堅持下來,總能給學生帶來一些啟發(fā),促成見賢思齊?!标懨粽f。
上外附中畢業(yè)生任宣穎如今在一家酒店管理集團工作,“擅長并且喜歡這份工作”。她覺得,自己最終能在大學入學、就業(yè)時拿到Offfer,主要原因就是在中學校園活動中探索和培養(yǎng)出來的“人際溝通協(xié)調能力”。
她還記得自己在初三兩周“放假”時間里到提籃橋社區(qū)醫(yī)院的安寧病房,調研了那時上海還沒幾家醫(yī)院在做的臨終關懷項目,“一下子拓寬了我的視野,高一一開學,我就加入了心理社團想做些事”。
任宣穎后來參與策劃學校的心理健康月活動,參照綜藝節(jié)目形式讓同學們課間在校園里打卡闖關,“我們設計了五六個關卡,每一個打卡點都要去找不同的老師商量場地,還要針對不同特點的同學給出不同的分工,特別鍛煉人”。
有人擅長溝通,還有的人通過生涯實踐發(fā)現(xiàn)自己擅長做學術研究。今年8月,上外附中高二學生邵曉瑋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創(chuàng)新試點班錄取。他是一個典型的“理科男”,特別擅長數學和物理。
“我試過參加學校的各種社團,感覺最拿手的還是理科競賽?!鄙蹠袁|介紹,他參加了學??苿?chuàng)研究類的信息學社團,并由此對信息學產生了興趣,參加了信息奧賽,“我們有很完善的科創(chuàng)研究體系,可以一步一步像打怪升級一樣往上爬。我不屬于特別擅長交流的人,我將來可能會從事學術研究?!?/p>
據了解,上外附中現(xiàn)有學生社團53個,涵蓋外語、科創(chuàng)、文藝、公益、體育等各領域,所有學生社團大都在老師指導下由學生自主組織、運行。每名學生都可以向學校遞交申請報告新開某個領域的社團。
此外,該校還提供生涯特色課程和測評工具,將個人優(yōu)勢探索引入學生的自我認知視野,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自我評價。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燁捷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