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出臺系列措施優(yōu)化慢行系統(tǒng)“十四五”將繼續(xù)打造特色騎行路線
北京已進入秋季,四九城的胡同、城市綠道、京郊騎行道,都能看到騎著自行車暢游秋景的人。據資深騎友介紹,長安街、胡同、妙峰山等線路目前十分受歡迎。記者了解到,2020年至今,騎游熱度逐漸升高,很多人從騎自行車上下班,進一步發(fā)展到周末騎游。
“十四五”規(guī)劃提出,優(yōu)先發(fā)展城市公共交通,建設自行車道、步行道等慢行網絡。北京出臺了系列措施,優(yōu)化慢行系統(tǒng),打造騎行友好環(huán)境。騎游,正在成為市民休閑的新方式。
銷量
通勤、騎游帶火自行車生意
10月19日11時左右,阜成門附近兩家不同品牌的自行車行里都有顧客咨詢購買問題。車行內擺放、懸掛著各種各樣的自行車,價格從1000多元到五六萬元不等。
在其中一家車行內,市民李先生購買了一雙售價168元的騎行手套。最近這幾個周末,李先生都和朋友出門騎游,“我們主要逛一些地標建筑,比如鳥巢、水立方、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沿線,還有朝陽區(qū)的幾條城市綠道?!崩钕壬f,進入深秋,氣溫明顯降低,尤其是早上出門騎游,需要戴上手套,做好保暖。
市民伍女士想給16歲的女兒購買一輛自行車,“我女兒的同學玩騎游,孩子們想約著周末一起體驗,我們都非常支持孩子參加這些活動?!?/p>
兩家車行的工作人員均表示,夏季是自行車的銷售高峰,每家店一天的銷量均達40-50輛車,進入秋天后,由于氣溫下降,騎游的人數比夏天略少一些,自行車銷量也有小幅下降。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自行車銷量的攀升是從疫情后開始的,這三年來生意一直還不錯,很多人從騎自行車上下班,進一步發(fā)展到周末騎游。”
旅游攻略平臺馬蜂窩旅行數據顯示,2020年至今,其平臺上關于騎行類的數據增長108%。社區(qū)分享平臺小紅書數據顯示,2022年前8個月,其平臺上搜索騎行相關信息的用戶,頻次同比增長253%,其中,北京、上海等城市搜索量增長更為顯著。
線路
胡同騎游中“故宮中軸線”最著名
騎車“刷街”,從小眾到火爆,資深騎友孫鍵見證了這一變化。
孫鍵是北京自行車圈名人,至今已騎行18年,創(chuàng)立了“鐵刷自行車俱樂部”,騎行軌跡遍布京城,甚至騎到幾十個國家和地區(qū)。他向記者展示了2015年和2022年在長安街上的騎行視頻,視頻中,今年從長安街通過的運動自行車明顯增多?!耙郧拔覀兠恐芤淮蔚摹芩乃⒔帧顒?,最少的時候只有2個人參加。如今,俱樂部已經聚集了天南海北上萬名騎友?!睂O鍵說。
在他看來,目前很多加入到騎游行列的人熱衷于長安街、胡同、妙峰山等線路?!袄媳本┖T游是不錯的選擇?!睂O鍵介紹,胡同騎游線路包括東四十條、南鑼鼓巷東西胡同群、草廠三條、史家胡同、后海周邊等,最著名的便是“故宮中軸線”騎行。城市騎行中,長安街是全國自行車愛好者最向往的路段。
58歲的王辰龍就喜歡騎著他的折疊單車穿行在胡同中,“在胡同里騎游,你得細品,胡同文化博大精深,只有慢下來才能品出其中滋味。我騎車逛胡同,逛累了就找個咖啡館,坐下來喝杯咖啡,找個書店看看書。”
上班族張娜今年春天也愛上了騎車。張娜在南禮士路上班,家住建國門的她每天都要走長安街?!膀T車上下班,在路上欣賞咱北京城的四季變化。”
功能
騎游已成為一種新型社交方式
記者注意到,在各大社交平臺上,大家拍攝短視頻,展示城市之美,也彰顯了騎行者的個性和魅力,不管是認識的還是不認識的,大家紛紛在視頻下面留言、點贊。
“我看到騎友騎著折疊單車,都會上去問候一聲‘嘿,你的車太漂亮了’,或者‘你好啊,你也騎這牌子的車啊’。倆人哈哈一樂,很開心?!蓖醭烬堈f。
中國旅游協會旅游營銷分會副會長、中青旅研究院副院長葛磊表示,騎游已成為一種新的社交方式,“我們可以看到有很多不同的騎游俱樂部、社群,大家因為興趣聚在一起?!?/p>
葛磊表示,騎游由來已久,海南、青藏高原等地都吸引了很多愛好者?!?0多年以前,媒體報道過川藏線‘堵車’了,當時說的‘堵車’,堵的是自行車,由此可見,騎行在很多年以前就已經受到游客的關注?!彼劦剑捎谟行┚€路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對于參與者的體力、技能、裝備都有很強的要求,因此在那個階段,騎行相對來說比較小眾。
他認為,騎游發(fā)展到今天已經出現了顯著的變化,自行車從傳統(tǒng)的交通功能演化為市民游覽的工具,胡同、稻田、湖畔……騎游讓人們更加親近大自然。與此同時,與游覽相適應的雙人自行車、家庭自行車應運而生。此外,還衍生出水上自行車、冰上自行車等娛樂項目。
環(huán)境
五環(huán)內寬12米以上道路將劃自行車道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從國家到地方都陸續(xù)出臺了相關政策,發(fā)展慢行系統(tǒng),在鼓勵綠色出行的同時,讓騎友們有了更加舒適的騎游體驗。
“十四五”規(guī)劃提出,優(yōu)先發(fā)展城市公共交通,建設自行車道、步行道等慢行網絡。
北京市提出在“十四五”時期,將繼續(xù)打造特色騎行路線,在中心城區(qū)和城市副中心打造20條特色文旅騎行路線,在外圍郊區(qū)打造20條特色鄉(xiāng)村騎行路線。此外,北京五環(huán)以內路面寬度12米及以上道路將全部施劃自行車道,打造騎行友好環(huán)境。
針對這一趨勢,葛磊表示,在交通規(guī)劃上,如今更加重視對騎行路權的確認,“我們看到北京市的城市規(guī)劃中規(guī)劃了多條騎行道,城市綠道、郊野公園里都規(guī)劃了騎行線路?!彼ㄗh,相關部門應設計規(guī)劃更多的自行車停靠區(qū)域,方便大家體驗騎游。
孫鍵也表示,因為很多騎友都是上班族,大家很愿意采用低碳且鍛煉身體的自行車出行方式上下班,但寫字樓通常不對自行車開放,而他們的自行車往往比較昂貴,不太可能隨便鎖在路邊或公共車棚里。他建議借鑒國外做法,讓騎友可以將車騎到寫字樓的地下車庫,然后搭乘貨梯上樓。
分析
北京自行車出行比例十年間幾乎翻番
十年間,北京自行車出行比例由2012年的8.8%上升到2021年底的16.9%,幾乎翻了一番。近年來,北京通過對慢行交通系統(tǒng)進行治理,改善了城市的騎行環(huán)境。2021年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84.1%的市民認為慢行交通系統(tǒng)整治效果較好。
今年,北京將繼續(xù)推進慢行系統(tǒng)的改造升級,推動自行車專用路東拓工程、南展工程建設,優(yōu)化東三環(huán)、北四環(huán)輔路慢行走廊。“十四五”期間,北京五環(huán)以內路面寬度為12米及以上的道路將全部施劃自行車道,還將打造396.8公里的濱水慢行系統(tǒng)。
慢行系統(tǒng)改造讓騎行更順暢
從去年開始,廣渠路上不少路口都增加了一個自行車圖案的左轉信號燈。騎行者只需等候一次綠燈就能完成左轉,在此之前,騎行者需下車在人行橫道推行,等待兩次信號燈才能完全通過路口。
在朝陽CBD,經過系統(tǒng)治理,路側停車位幾乎被全部取消,違停抓拍探頭也實時盯控著每一條大街小巷,鮮有車輛隨意停在非機動車道內,自行車在CBD區(qū)域內通行順暢。
這些改變源于北京持續(xù)推動的慢行系統(tǒng)改造升級。2019年底,北京市提出“慢行優(yōu)先、公交優(yōu)先、綠色優(yōu)先”的交通發(fā)展理念,從規(guī)劃、建設、管理、執(zhí)法等方面全方位體現“以車為本”到“以人為本”的轉變,一些細節(jié)上的改變更讓市民騎行、步行時更加踏實放心。
2021年全面完成的二環(huán)輔路慢行系統(tǒng)優(yōu)化改造工程就是一項“明星工程”。改造后,非機動車道寬均超3米;在機非隔離的白色實線上,每隔幾米就安裝一個反光道釘,警示行車安全;一些機非混行路段還設置了“自行車優(yōu)先”標識,明確了騎行者的路權。相比改造前,二環(huán)路的通行效率提升25%,早晚高峰騎行流量和通行速度分別提升8%和5%。除了通勤功能外,沿著二環(huán)路騎行一圈也成為不少人周末運動、休閑的新選擇。
不僅二環(huán)路,東單南北大街延長線、平安大街等道路的慢行系統(tǒng)品質提升工程也陸續(xù)完成,實現慢行優(yōu)先、騎行順暢、步行有道。不少原先機非混行的路段被單獨劃分出一條自行車道,或是將自行車道拓寬并清理路側的機動車停車位。
這些道路慢行系統(tǒng)的改造成功,也讓后續(xù)的工程有了參考樣本。
八成市民認可北京慢行系統(tǒng)整治效果
“原先每周趕上機動車限號那天,我基本上都是坐地鐵去單位,從去年開始我改成騎自行車了,天氣好的時候,不限號我也會騎車,從雙井到東單也就半個小時?!北本┦忻窭铐懻f,原先他不愿意騎行主要是因為路上的“不確定因素”太多,違停車輛突然開門、電動車逆行、機動車右轉時不禮讓行人和騎行者,都曾讓他對騎車上班望而卻步。
李響的感受也是不少人的想法。對于通勤者而言,選擇何種交通工具,除了經濟和時間上的考量外,是否安全、舒適更是大家關注的重點。
2021年,交通部門組織對北京全市5606公里自行車道、5552公里步道設施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當年北京全市467個主要道路斷面中有51個斷面超過3000輛次/小時,即當道路寬度為2.5米時,斷面的負荷度達54%,形成了連續(xù)穩(wěn)定騎行的狀態(tài)。西城區(qū)高達2550輛次/小時,越來越多的市民采用非機動車方式出行。市民出行滿意度調查顯示,84.1%的市民認為慢行系統(tǒng)整治效果較好,整治效果獲得市民認可。
北京市交通委曾表示,他們的目標就是要為市民建設一個不需要依賴小客車也能夠便捷出行的城市綜合交通體系,位于昌平、海淀交界的自行車專用路就是其中的一環(huán)。
2019年5月,北京建成全國第一條自行車通勤專用路,連接回龍觀住宅區(qū)與上地軟件園,全長6.5公里,其中全封閉路段5.46公里。自行車專用路開通后,給了當地居民一種不用擠地鐵也不用自駕堵在路上的通勤新選擇。
上班族劉先生已經習慣了從自行車專用路騎車到海淀上班,“安全”是他對這條路最明顯的感受。“我以前也是騎行上下班,但需要來回繞行,時間在45分鐘左右。從自行車專用路騎行,不到30分鐘就能到單位,不僅快了,還沒有汽車與電動自行車的干擾,通行安全更有保障?!?/p>
據統(tǒng)計,自行車專用路全年騎行量已突破185萬輛次。未來,這條專用路還將東拓、南展,繼續(xù)延伸。
事實上,北京城市出行結構也正朝著“不依賴小客車也能便捷出行”的方向改變著,在此過程中,自行車正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公園里、河道旁也能騎車了
今年5月,北京姑娘小蘇買了自己的第一輛折疊自行車,周末經常約上三五好友騎車打卡北京的大街小巷以及河道邊和公園里的綠道。她發(fā)現,原先只能步行的巡河路和一些街邊小公園里也修建了連貫的自行車道。
這背后是北京市在推進的“三網融合”工程,即巡河路、園林綠道與城市道路的有機銜接,通過節(jié)點工程改造、標志指引優(yōu)化等方式在有條件濱水河道和綠道引入慢行系統(tǒng)。在滿足休閑健身需求的同時,兼顧通勤需求。
“三網融合”帶來的改變正在顯現。位于CBD區(qū)域的通惠河沿線,一條“CBD綠色空間環(huán)”將五六公里區(qū)域內的河岸邊綠道和城市道路連通,通勤族沿著通惠河北側綠道,就能騎行至周邊的商務區(qū)。石景山保險產業(yè)區(qū)、經開區(qū)的涼水河綠道也是北京慢行系統(tǒng)改造的典型成果,通過打造慢行系統(tǒng)示范區(qū),吸引了不少市民騎車、步行。
一些由小公園連綴而成的騎行綠道同樣能帶來驚喜。打開高德地圖,輸入“朝陽綠道”,手機上便會出現一條從溫榆河公園到朝陽站的騎行通道,這正是日前上線的朝陽北部綠道的9.5公里示范段。
未來,在北京能騎車的地方將越來越多?!笆奈濉睍r期,北京將打造濱水慢行系統(tǒng)396.8公里;完成綠道系統(tǒng)350公里,建設連接奧林匹克森林公園至十三陵水庫42公里綠道以及永定河、潮白河等綠道,重點推動通惠河沿線自行車專用路,清河、涼水河沿線建設步道和自行車道系統(tǒng)工作。
新京報記者 吳婷婷 裴劍飛(來源:新京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