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代表風采丨劉伯鳴:打破國外壟斷 鍛造大國重器
中新網齊齊哈爾9月29日電 題:劉伯鳴:打破國外壟斷 鍛造大國重器
作者史軼夫
“過渡段近凈成型技術”“主泵泵殼”“AP1000水室封頭”“CAP1400RPV接管段”“CAP1400RPV底封頭”“AP1000主管道”“AP1000SG錐形筒體”……這些曾經被國外壟斷的技術或產品,從2012年到2022年的十年間,先后被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第一重型機械股份公司鑄鍛鋼事業(yè)部水壓機鍛造廠副廠長劉伯鳴帶領的團隊逐一打破。
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一重)具備核島一回路核電設備全覆蓋制造能力,是中國核島裝備的領導者、國際先進的核島設備供應商和服務商,是當今世界煉油用加氫反應器的最大供貨商、冶金企業(yè)全流程設備供應商。近70年來,先后結束了我國不能生產重型裝備的歷史,不能生產成套機器產品的歷史,不能生產核電的歷史,不僅帶動了我國重型機械制造水平的整體提升,而且有力地支撐了國防與國民經濟的發(fā)展。
劉伯鳴就是眾多大國重器的“操控者”之一,操控著一萬五千噸水壓機,把幾百噸重的大鋼錠,巧妙地變形為軸、輥、筒、環(huán)等各類大鍛件,見證了中國超大鍛件國產化、產業(yè)化的歷程。他說:“我熱愛中國一重,熱愛與我朝夕相伴的1.5萬噸水壓機。沒有一重這片沃土,沒有萬噸水壓機,就沒有我的今天,水壓機就是我的第二生命。我要把畢生精力獻給共和國的鍛造事業(yè)。”
日前,在以他名字命名的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劉伯鳴向記者講述起他的“匠人”之路:由于鍛件制約,當時國內已開工的核電項目嚴重拖期,核電鍛件國產化談何容易。首先遇到的大難題就是錐形筒體。
錐形筒體是第三代核電裝備的核心部件,它外形相當復雜,像是2米高、4米多寬的“米斗”,更難的是它那苛刻的技術指標,錐度、厚度、橢圓度必須同時滿足,不僅要保證筒體大、小圓的同心度,還不允許出現(xiàn)較大橢圓,這可是筒類鍛件中形狀最為復雜、鍛造難度等級最高的鍛件,是對制造企業(yè)鍛造水平和極端制造能力的嚴苛考驗,也是第三代百萬千瓦核電裝備國產化進程中必須突破的生產操作型難關。國內尚無先例。
這個奇特的“米斗”幾乎讓劉伯鳴“走火入魔”。
上班時,他滿腦子想的是鍛件變形過程和工藝參數(shù),與工藝技術人員反復討論最新的方案構想和改進措施。
回到家里,劉伯鳴找來面團反復模擬錐形筒體的變形,借此來體悟鍛壓操作中的關鍵要點。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大量的準備工作,終于找到了錐形筒體在專用芯棒拔長、專用馬杠擴孔疊片增減時機等鍛造過程的關鍵控制點,并且提出了更具針對性的筒體拔長優(yōu)化方案。
操作臺上,劉伯鳴認真觀察著形變的料面,變換著指揮的手勢,牢牢掌控著每一處要點。碩大的錘頭穩(wěn)穩(wěn)施壓,精確地控制著錐形筒體的每一絲形變……國內最大的首件CAP1400錐形筒體最終一次鍛造成功!
他們用智慧和毅力填補了我國核電裝備制造中仿形鍛造技術的一項空白,也由此登上了國際高端鍛件產品制造的又一座頂峰。
人才是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的第一資源,尤其是熱加工更需要“手藝人”。
劉伯鳴說:“熱加工都是集體作業(yè),我們的操作質量直接決定了產品質量?!眲⒉Q注重對青年技工的“傳幫帶”,將自己的所學毫無保留地拿出來,為重型裝備制造業(yè)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人才。
他創(chuàng)立了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開展“勞模工匠講堂”“創(chuàng)新聯(lián)盟互學互促”等活動,為職工和新入廠的技校生講授《超大型鍛件操作實戰(zhàn)要領》《鍛件質量問題及解決途徑》等課程。
近年來,劉伯鳴帶領的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攻克了諸多超大、超難鍛件及核電高端產品鍛造工藝難關,填補了多項國內行業(yè)空白,打破了國外壟斷,為我國在超大鍛件制造領域贏得了國際話語權。
劉伯鳴在水壓機鍛造廠工作了32年,他先后榮獲全國技術能手、國務院特殊津貼,2019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全國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皠⒉Q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被評為“全國示范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chuàng)新工作室”。
劉伯鳴說:“我和工友們見證了國家超大鍛件國產化、產業(yè)化的全部歷程。我們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為公司發(fā)展不遺余力的奉獻精神永遠不會變。在這千里繁華夜、萬家燈火中,閃動滲透著我們一重人堅定的信念和產業(yè)報國的忠誠?!?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