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大學“三三聯(lián)動”制培育新時代思政人才
“老師,講中國近代歷史中抗日戰(zhàn)爭的內容,怎么才能用20分鐘講清楚抗戰(zhàn)精神?”“推薦你讀一讀《中國共產(chǎn)黨歷史》……”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2020年舉辦第四屆全區(qū)高校大學生講思政課公開課比賽。接到參賽任務時,當時正在寧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教師教育)專業(yè)讀大三的李夢越一度找不準方向。在馬院副院長張艷指導下,李夢越用兩個月時間準備課件、修改講稿、錄制講課視頻,最終獲得二等獎。
李夢越說:“思政課教師并不是高高在上、不接地氣、沒有人情味的,也不是只會講干巴巴的理論知識。通過參加比賽,我的‘另一扇大門’打開了,我找到了站在講臺上的自信,講課水平在螺旋式上升?!北槐K偷轿靼步煌ù髮W讀研后,她又加入學生微宣講團,和隊友一起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
從院賽到國賽、從青澀到成熟,李夢越是寧夏大學用思政知識書寫青春實踐的優(yōu)秀學子之一。近年來,寧夏大學注重組織開展大學生講思政課活動,引導青年學生熱愛思政課、學好思政課,主動參與思政課教學,同時思政課教師也不斷進行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豐富育人資源,積極構建讓學生體驗最生動、最鮮活、最有效的大思政課,引導學生努力成為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思政課教學“不唯書、只唯實”
2006年剛到寧夏大學任教時,張艷和同事的思政課教學主要采取板書和PPT等傳統(tǒng)形式進行。此后多年,引導學生大討論、分小組進行社會實踐、參加賽課等啟發(fā)式教學法,成為她和同事探索出的新教法。
如今,寧大本科生修讀思政課,要在網(wǎng)絡課堂、學校課堂、社會課堂3個平臺進行。
2020年以來,一些教學方法因疫情發(fā)生變化。如果不能開展線下教學,思政教師就需要在線直播、錄播課程,并通過App軟件推送各種網(wǎng)絡資源。圖書館、名師講壇、各科學習資料,都被集納在線上平臺。
“疫情發(fā)生后,大量醫(yī)護人員勇挑重擔、付出巨大代價和犧牲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思想政治教育(教師教育)專業(yè)學生孫姝源注重參加社會課堂,在講思政課時,帶上了豐富的動作和表情。
“要有一些沉重感?!睆埰G糾正說。習近平總書記對思政課教師提出“六要”要求,包括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其中的“情懷要深”,不只是張揚熱烈,有時候需要內斂于心的深沉情感。思政課教師要善于講好中國故事,但講故事時不能單靠文字,還要運用好聲音、語調、手勢甚至眼神等傳達故事的真情實感,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故事背后蘊含的道理。
此后,孫姝源不斷努力,在2021年6月學校舉辦的“大學生講思政課”比賽中獲特等獎,并被推薦至自治區(qū)參賽,又被評選推薦參加2021年7月的“國賽”。
“思政課教師不僅僅是一份職業(yè),更是一種崇高的信仰、一項值得終生奮斗的事業(yè)?!睂O姝源說,大一時,自己對本專業(yè)的認識十分淺顯,對能否學好這個專業(yè)沒有底氣。通過多次參加比賽和張艷組織的凌云宣講活動,“我認識到,思政教育就是人一生中不可或缺的洗滌靈魂的過程?!?/p>
回顧成績,在“高校大學生講思政課”的國獎成果中,截至目前,寧夏大學只摘得過三等獎。張艷說,“思政課教學不唯書、只唯實。學校并非唯賽事榮譽論教學成果。雖然不能只通過比賽判斷思政專業(yè)學生的講課能力,但教師應盡可能給學生不斷提供更高的賽事平臺,促進其得到鍛煉成長。”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什么樣的?平視世界的一代如何不斷增強作為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怎樣自覺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紅色血脈?除賽課外,如今,寧夏大學越來越多的學生走出課堂和校園,通過參加朗誦演講比賽、黨史知識競答、拍攝微電影、大學生講思政課等社會實踐,不斷增強社會責任感,提升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每學期結課前3周,張艷帶的本科班學生接到課程社會實踐任務后,會以小組形式積極參與到各種實踐活動中去,有人寫腳本、有人拍視頻、有人寫辯論詞、有人上臺朗誦,將對思政理論的思考寫在調研報告中、拍進微電影畫面里、制作在手工展板上?!懊繉W期最后1周的兩節(jié)課就是集中展示環(huán)節(jié),00后學生更喜歡自我表達。”在張艷看來,大思政課的實踐性和參與性,提高了學生的思政理論水平,加深了對中國共產(chǎn)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等基本道理的理解。
“最大的感動就是見證學生的成長”
在寧大馬院,約40%的思政專業(yè)研究生是“跨考生”或非師范類本科畢業(yè)的。從往年就業(yè)數(shù)據(jù)看,約95%的研究生畢業(yè)后從事思政課教師工作。因此,張艷特別注重培養(yǎng)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講課表達能力。
不過,教師們普遍認為,培養(yǎng)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思政教師隊伍,需要多一些耐心,急不得、但也慢不得。
第一次參加學院比賽時,20分鐘的講課并不流暢;協(xié)助導師上網(wǎng)課時,提前講完備課內容,因缺乏隨機應變能力導致冷場……在校時,寧夏大學2018級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研究生宋佳曼,曾為如何做到收放自如感到困惑。
“如果備的課講完了,其實可以和學生互動交流。對于希望互動的學生來說,如果得不到回應,就會覺得這節(jié)課無趣”“膽子要大一點、說話聲音要洪亮一些”“沒事,不要緊張,我們都是給你上過課的教師,接著講”……
從備課寫教案、梳理教學思路,到用PPT呈現(xiàn)授課內容、教學方法的運用,再到得體的語言表達,讀研期間,宋佳曼是在自我克服心理障礙、個人努力和老師的鼓勵中,一步步成長起來的。她深知,思政課教師要當好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翻譯家”和“宣傳員”。既然選擇了這個專業(yè),就要堅持下去。
臨近畢業(yè)時,作為學院10名學術論壇匯報者之一,宋佳曼完成了關于恩格斯生態(tài)思想及其價值研究的論文答辯。洪亮的聲音、得體的語言動作和清晰的邏輯表達,使得范院長表揚說:“一段時間沒見這娃娃,脫胎換骨了?!蹦谴未疝q,她獲得學術論壇一等獎。
宋佳曼現(xiàn)在寧夏醫(yī)科大學總醫(yī)院宣傳統(tǒng)戰(zhàn)科工作。她說,雖然并未成為一名思政教師,但思政專業(yè)的學習,對自己價值觀和日常行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讀研時兩次參加講思政課的經(jīng)歷,提高了自己的思政理論知識水平。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處理事情的自信心,對現(xiàn)在的工作有很大幫助。
張艷說,對于一名教師來說,最大的感動就是見證學生的成長。其實學院有很多像宋佳曼、孫姝源這樣的學生,只要愿意努力,都能得到很好的鍛煉和成長。
重視思政課程引領
“什么是愛國?”課前,張艷會將一些開放式問題發(fā)在線上學習平臺,安排學生利用課后時間作答。
“愛國只是一種情感”“愛國就是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具有政治性”……大家以論壇跟帖的形式在線討論。一節(jié)3個班級同上的思政課,公屏上的跟帖量有數(shù)百條,不同觀點在線上相互碰撞。
“這樣的討論,往往會讓真理越辯越明?!睆埰G將這種形式稱為“對分討論”。遇到辯論激烈的話題,她還會組織學生成立正、反方小組,下節(jié)課時進行課堂辯論?!坝行┱n程內容需要引導學生用發(fā)散型思維學習。學生間存在觀點分歧時,教師不能回避,需要繼續(xù)組織辯論,并給予正確引導,這就是一種思想價值的引領?!?/p>
寧大馬院的線下思政課,采用“一課多師”形式進行,由多名教師組成1個課程小組,將每門課分成若干專題,輪流擔任主講者。比如《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由7名教師各講1個專題,學生每學期能見到7名教師。張艷認為,集體教研能讓教師的教法實現(xiàn)融合與突破,得以互相借鑒。對于學生來說,過去上1門課只見1名教師,現(xiàn)在能見到教研室所有教師?!跋褡穭∫粯幼匪颊n”是寧大學生給出的評價。
張艷將這種“學校課堂”+“網(wǎng)絡課堂”+“社會課堂”“三課堂”聯(lián)動起來,以“專題講授”+“對分討論”+“實踐展示”教學“三方式”有機融合的教學方式稱為“三三聯(lián)動”的育人新模式,并在《思想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積極推廣。
“新時代大學生作為網(wǎng)絡原住民,既能敏銳捕捉世界形勢和中國發(fā)展的各種信息,也有自身的信息偏好?!睆埰G說,“學院組織學生對這種教學方式進行點評。對思政教師來說,是激勵,也是挑戰(zhàn),倒逼同事們不斷嘗試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探索新的打開方式,讓思政課變得更有針對性和親和力,更受00后歡迎。”
張艷告訴記者:“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要把青年學生培養(yǎng)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真正把他們培養(yǎng)成為擁有‘四個自信’的時代新人?!?/p>
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 焦敏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